县政府工作报告(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)
编辑日期:2017/2/26  作者:芜湖县政协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 关 闭 ]


政府工作报告



——2017225日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



县长  韦秀芳





各位委员:

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

一、砥砺奋进,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



2016年,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.5亿元,增长9.6%;财政收入38.5亿元,增长10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.6亿元,增长12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1亿元,增长10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5元,增长8.1%。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。



一年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

(一)全力促进经济增长。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见,减轻企业负担2.2亿元,出口退(免)税1.8亿元,发放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919.5万元,减缴缓缴社保费4400元,降低工业用电成本5000万元。引导淘汰落后产能,分类帮扶困难企业,全年盘活工业用地449亩,盘活企业16家。全县3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35.6亿元、增加值150.4亿元,同比增长12.4%10.1%突出项目谋划,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1.6亿元,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1个、资本金10.2亿元。强化重大项目调度,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,有序推进5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,政银担担保余额6.9亿元,税融通担保余额3.9亿元。支持企业上市,英派瑞塑料申报IPO,永裕汽车、德孚转向等4家企业挂牌“新三板”,野树林等9家企业挂牌“四板”。深化“双联系、入百企”加快企业调转促帮扶工作,县政务服务中心、企业发展服务中心、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,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营。通过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、“春风行动”等服务重点企业招工4000人。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五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,组团参加珠海航展、上海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等知名展会,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、外资2.3亿美元,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5个。完成外贸进出口3.4亿美元。



(二)扎实推动转型升级。坚持培大扶强,德力西电气、飞科电器等17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,新芜经济开发区获批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。培育通用航空产业,中电科钻石飞机项目一期建成,钻石航空发动机项目加快建设,首架安徽造飞机下线,航瑞动力公司研发6款航空活塞发动机。组建安徽省通航协会。芜湖宣城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,试验段开工建设。航空产业园获批为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,入选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,新增2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,67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工业转型升级投资导向计划。中铁物流项目、中仓网、飞豹物流港三大板块相继启动,海元智能网仓系统投入使用,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天远费舍尔跨境电商产业园分别获批为省级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县域电商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。永辉超市投入运营,大润发、太平洋百货等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。西河古镇、珩琅山旅游度假区、六郎水上慢城等项目扎实推进,陶辛水韵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。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、家庭农场285家,新评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;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、绿色食品9个,获批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。杨良金被授予“全国十佳农民”称号。



(三)统筹推进城乡建设。编制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,适度提高购房补贴标准、扩大补贴范围,全年销售住宅商品房4540套、48.6万平方米。县城防洪保安及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稳妥结束,征收房屋1672套。迎宾大道等道路景观及绿化得到提升,环城南路、世纪大道等区域完成立面改造,太平路、津巷等背街后巷实施综合整治,主城区渠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。新芜大道、水阳江路、西河大桥建成通车,湾西路(红西段)改造工程开工建设。131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、100公里乡村道路安保工程基本完成。新增15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,新建40个城乡公交候车亭和100套电子公交站牌,获批为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。六郎、红杨、花桥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完成“两治理一加强”,湾苏大、六郎王屋、陶辛上水、红杨西河、花桥吴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施工,获批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。成功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汛情,全县重点圩堤无一溃破,县城安全度汛,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,涌现出王能珍等一批先进典型。扎实推进水毁工程修复,持续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。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,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。全面开展“三水共治”,统筹划定重要水体生态保护蓝线、绿线、红线,实施东湖区域截污工程。秸秆禁烧保持“零火点”。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。



(四)充分激发双创活力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实施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,2人获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,2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认定。1家企业入选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。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、4家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3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74件,较上年增加103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。推进质量品牌升级,14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,11家企业申报安徽名牌产品。实施“凤还巢”工程,打造青年创客团等众创空间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.8亿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,推进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,194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项目实行“双告知”制度,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,新注册企业1384户、个体工商户3695户,同比增长69.8%17.1%。“营改增”全面扩围,实现平稳过渡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,实行社会化招标采购代理。推动综合监管、分类执法改革试点,实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,全年完成不动产登记1.79万件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完成。湾镇阳光社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。六郎镇北陶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有序推进。



(五)切实加强社会建设。投入6.5亿元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完善基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及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,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76/月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592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7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%。教育强县建设稳步推进,特色学校和名师工程建设初见成果。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组建,县二中高中部和县一中实施联合办学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为全省首个转设成功的民办本科高校。芜湖医药卫生学校一期建成。芜湖技师学院、京师实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。推行县镇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,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监管,弋矶山医院与县医院开展合作共建,村医签约服务稳步推开。二孩政策全面实施,生育水平保持稳定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、六郎自行车环圩挑战赛,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,县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。完成养老设施布局规划,芜湖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投入运营,红杨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即将完工。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正式启用。村(社区)便民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。健全治安防控和处置机制,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投入运行,社会治安和信访形势保持稳定,平安芜湖县和法治芜湖县建设成效明显。全面启动“七五”普法工作。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457件。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,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对台、工商联、共青团、妇女儿童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、双拥、预备役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

2016年,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和“讲看齐、见行动”学习讨论,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。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。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,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执法制度。强化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,规范重大招商及投资项目评估决策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、市转变工作作风各项规定,推行“亲切服务”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。稳步实施公车改革,全县公务用车减少至174辆。推进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。调整部分村居规模,整合后全县共有78个村、16个社区。村居干部待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。深入开展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,加大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。



各位委员!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。五年来,我们团结拼搏,扎实苦干,成功经受了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,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严重冲击,开启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


这五年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.1%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.7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5%;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,是上一个五年的2.1倍;三次产业比重由11.6:69.3:19.1调整为9.0:59.5:31.5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经济发展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

这五年,城乡面貌不断改善。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.8平方公里、人口增加到15.5万。城东产业新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城区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累计建成安置房1.5万套、保障性住房1.15万套,县城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,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70万立方米,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。芜湖南路铁路下穿、南湖路上跨立交等先后竣工,G329芜湖县北段、杨黄路、湾红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改扩建,芜雁高速、铜南宣高速、青弋江分洪道、汤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。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。



这五年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。五年累计投入34.5亿元实施民生工程,建成以城镇职工“五险”、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困难家庭临时救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南湖中学、实验学校城东校区、图书馆新馆、规划展示馆、文化馆、公共卫生综合楼、县医院病房综合楼等建成投入使用,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搬迁。开展了六五普法、第三次经济普查。圆满完成第八、第九届村委会和第七、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。社会管理信息化实现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全覆盖。各类安全事故起数逐年下降。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高。



这五年,政府建设取得实效。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办理人大议案6件、人大建议469件、政协提案582件,回复网民咨询和县长信箱留言2.4万条。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,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等议事程序,全面推行县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,行政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完善,行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严格执行省、市、县委各项纪律要求,持之以恒纠正四风。法治政府、服务政府、廉洁政府建设得到持续加强。



五年来,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,芜湖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、园林县城、卫生县城、科技进步先进县、文化先进县、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平安农机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,2015年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,2016年跃居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。



五年的生动实践,谱写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,印证了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,得益于县人大、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,记载着全县人民的团结奋进和创新拼搏,凝聚着社会各界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所有参与、支持、关心芜湖县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

各位委员!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,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,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挑战,政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: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,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,现代农业品牌不响,稳增长压力较大;城区人口规模小,城镇化率偏低,农民市民化后劲不足;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,教育、医疗发展还不均衡,部分群众生活困难;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,新常态下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不多,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有效化解,少数干部责任担当不够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我们将务实担当、持续发力,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扎实有效地加以解决,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。



二、聚焦聚力,坚定不移推进“四区”建设取得新突破



今后五年是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勇立全省第一方阵的攻坚时期。我们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,紧密结合县情,紧扣四区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经济、城市两个升级版。



今后五年,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,自觉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拉高标杆向东看,励精图治往东比,更加注重项目带动、转型升级,更加注重创新驱动、提质增效,更加注重城乡联动、保障民生,更加注重改革推动、激发活力,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、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、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、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,积极争做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县域排头兵。



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,财政收入达60亿元;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域十强,人均主要指标位居前三位。



今后五年,我们要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:



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、向产业集聚,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、工程中心、孵化基地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坚持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强化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,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,实现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竞相迸发。壮大主导产业,培育新兴产业,形成小微企业铺天盖地、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。



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。深入实施十大工程,加快产业向中高端集聚,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产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。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通用航空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光电信息等6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,着力培育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。新芜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超千亿元,争创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


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。推动撤县改区工作。加快城市化进程,做大做强县城,做特做精集镇,经营管理好美丽乡村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社会事业、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与芜湖主城区等高对接。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,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,提升城市精致化管理水平,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城、滨水园林生态区



共享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坚持在公共服务、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障、收入分配上进一步体现均衡化,实现就业更为充分,民生保障更为完善,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,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,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,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有获得感。



各位委员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攻坚之年,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,构建县域发展的美好前景,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9.5%以上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以上;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。



围绕上述目标,2017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:



(一)突出稳中求进,增强发展后劲



狠抓项目建设。主动对接上级政策,认真谋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,提前介入立项、规划、环评等前期工作,增加项目储备。围绕“十大工程”,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,投资领域高端化,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优化招标采购管理服务,探索和推进PPP、产业基金、股权融资、专项建设基金等投融资模式,保障项目建设要素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健全项目推进督查长效机制,加强项目调度,继续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、开工率和投产率,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超上年度。



实施重点领域改革。统筹推进预算管理、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非税征管改革,加强或有债务监控和处置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放宽市场主体准入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探索“多证合一”。加快新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,优化公共服务配套,深化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,打造生态型、创新型、开放型园区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综合改革,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仲裁委员会。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。加快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。完善社会诚信体系。



坚持招商选资。充分发挥六大产业招商中心作用,培育专业招商队伍,深化专业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,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、关联度大、附加值高、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,力争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,5亿—10亿元项目10个,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。积极开展境外招商,力争新引进外商投资大项目5个。鼓励引导县籍在外人士返乡投资创业,激发经济内生动力。



(二)突出创新驱动,壮大实体经济



完善创新体系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。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,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,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,支持航瑞动力申报院士工作站,打造一批全省领先的新型研发平台。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服务能力,发挥新翔科技孵化器、新芜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,培育钻石飞机技术研究院、新芜高精密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。保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,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重创造、重保护和重运用并举。着力引进领军人才、企业家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。建立转化激励机制,释放创新活力,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。



提升产业层次。深入研究政策,广泛集聚资源和力量,精心打造“3+3”产业集群。全力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国家示范区和省产业试验基地建设,积极引进无人机、旋翼机、机体部件等产业链和临空经济项目,推动钻石飞机、航瑞发动机、钻石发动机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,加快中科教练机项目和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建设,实现卓尔航空螺旋桨项目建成投产完善空港物流园规划,启动前期建设和项目招商,推进圆通航空货运枢纽基地建设。围绕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,把握信息化、“互联网+”发展趋势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、智能制造步伐。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,突破部件总成、系统总成、新能源汽车配件、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鼓励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提升,现有企业投资新项目、新设备、新产品享受招商引资同等政策支持。帮扶困难企业加强管理、引进人才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本运作、嫁接重组等方式焕发生机。规范企业运行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,力争实现主板上市1家、上市辅导2家、“新三板”挂牌4家、“四板”挂牌10家。举办安徽省第六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。



发展现代服务业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提升,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、大品牌。扶持中铁物流、万达物流、费舍尔跨境电商物流项目做大做强,加速产业集聚。发布中国(芜湖)托盘指数。加快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新芜文化创意孵化器、顶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,壮大产业规模。引进精品商业中心、文娱休闲、金融服务等项目,优化主城区商业功能,完善城东产业新城商业配套。积极培育发展养老养生产业,推进太阳城养老项目建设。整合旅游资源,完善功能设施,打造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、休闲旅游、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。巩固提升陶辛水韵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平,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。



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优质粮油、特色水产、精细果蔬、高档苗木产业,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水平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、县级龙头企业15家,发展专业合作社10家、家庭农场80家以上。继续发挥融资风险基金以及财政担保资金作用,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打造沿芜屯路、湾石路、湾西路、杨黄路和环开发区五条特色农业产业带,推动六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,促进各镇农业示范园错位发展,加快建设集绿色有机、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新认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。



(三)突出城乡统筹,加快城市化进程



完善城市功能。持续开展文明城、园林城、生态城、卫生城巩固提升工作。立足现代化城区建设标准,推进多规合一。完善房地产去库存、农民进城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,吸引镇村农民进城购房,提升县城人口集聚度。推进城东产业新城建设。启动老城区、城东城郊结合部等区域棚户区改造,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。健全项目化征拆机制,推进阳光征拆、依法征拆。实施市政道路扩建、背街后巷改造,开展铁路小区、虹安花园、蟠龙小区等老旧小区整治。完成新芜经济开发区和航空产业园道路命名工作。拓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,探索智慧城市建设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步伐,全面完成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和34个中心村整治工作,建成一批产业鲜明、设施完善、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。



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畅通主干交通网络,加快改造G329县城段、南段和湾西路(红西段),开工建设S354青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;协调推进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商合杭高铁(芜湖县段)项目,启动高铁湾南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;加速芜宣机场工程进度,实现三元通用机场通航运营。全面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,高标准实施赵家河、黄池河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治理项目,持续加大“八小”水利和河湖连通工程建设,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。进一步完善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基础设施。



改善生态环境。出台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,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,加强大气污染防治。加快城关防洪墙段、东湖公园等区域地下管廊建设。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、村庄沟塘综合整治,实现“河长制”全覆盖,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。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,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。稳步推进青弋江城关段滨水景观带建设,保护和规划建设南湖水系。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,实施城市重点地块绿化改造提升和环城绿道工程,织密绿色生态廊道网络,构建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。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。



(四)突出民生改善,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



强化民生保障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。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持续扩大范围,稳步提高标准,加强动态管理。强化以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,发展以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,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托底保障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退伍转业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,引导城乡居民在开发区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。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。



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大办教育、办大教育,做大城区教育规模,优化农村教育布局,完成六郎中学、南湖学校分校等项目建设。扶持民办教育,推动京师职业学校、中华艺术学校加快发展,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扩大办学规模。依托芜湖技师学院加速筹建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。注重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,着力推进县中医院合作发展项目和芜湖泰康医院项目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,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,方便群众就近医疗,提高县内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。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开展“送戏进万村”等文化惠民活动,免费开放文化场馆,建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继续办好半程马拉松等赛事,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。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,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。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。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。



维护公共安全。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、信息化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新建、改建治安监控点1200个,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开展轻微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试点工作。建成公安战训基地。加强民间融资监管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坚持依法维稳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落实七五普法规划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扩大法律援助范围。强化市场监管,维护物价稳定,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。完善应急平台建设,提升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加快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,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



同时,继续扎实做好国防教育、民兵预备役、档案、红十字、防灾减灾、对口支援等工作,切实维护妇女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。



三、不忘初心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

站在新起点,面对新期待,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,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,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,争当“四个看齐”“四个自觉”模范,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



坚持依法行政。严守法律法规,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,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,认真办理人大议案、建议和政协提案。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,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。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,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。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建立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,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


强化担当务实。坚持以实为本、干字当头,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把精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,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,努力在狠抓落实上体现政府作风。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,强化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,建立健全问责制度,严肃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现象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,坚持从自身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带头坚守正道、弘扬正气,切实改进文风、会风,加大“四风”整治和曝光力度。严格督查考核,确保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



深化为民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双联系”“亲切服务”工作,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多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进一步简化、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水平。深化互联网+政务服务,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六统一网上运行,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努力为基层、为群众、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服务。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,建立健全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机制,切实解决政务服务态度和效率方面的突出问题。



坚守廉洁自律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全面贯彻“两准则三条例”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。推进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扩面提质,全面向县直机关事业单位、二级机构和基层站所延伸拓展。严肃财经纪律,推进审计监督,强化财政支出、工程建设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。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,织牢织密制度笼子,确保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


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惟担当。让我们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紧紧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撸起袖子加油干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









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





1.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,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

2. 政银担:指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,包括政府、银行、担保机构三方合作,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。



3. 税融通:指在抵押、质押、保证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,结合小企业的税收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敞口。



4. 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。



5. “两治理一加强”:指治脏、治乱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



6. 115”产业创新团队:指依托省优势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研发项目设立,一般由1名“创新团队带头人”和5名“带头人助理”组成。



7. “专精特新”:指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,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之路。



8. “放管服”:指简政放权,降低准入门槛;公正监管,促进公平竞争;高效服务,营造便利环境。



9. 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: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,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,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。



10. “双告知”:指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,工商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和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,双向告知对方权利、程序和义务、承诺。



11. 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: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,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。



12. “三变”:指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



13. “十大工程”:指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、工业转型振兴工程、“四城同创”推进城市化工程、“三水”共治保护水生态工程、城区青弋江沿岸防洪及旧城改造工程、通航产业发展及芜宣机场建设工程、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、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工程、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、开放合作工程。



14. PPP: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

15. “八小”水利:指小水库、小泵站、小水闸、中小灌区、塘坝、河沟、机电井、末级渠系等八类小型水利工程。



16. “四个看齐”:指在立场态度上向中央看齐,在责任担当上向中央看齐,在方法措施上向中央看齐,在示范带动上向中央看齐。



17. “四个自觉”模范:指自觉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模范,自觉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模范,自觉扛起责任善于管理的模范,自觉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模范。



18. “两准则三条例”:指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


——2017225日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


县长  韦秀芳



各位委员:
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
一、砥砺奋进,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


2016年,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.5亿元,增长9.6%;财政收入38.5亿元,增长10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.6亿元,增长12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1亿元,增长10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5元,增长8.1%。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。


一年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
(一)全力促进经济增长。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见,减轻企业负担2.2亿元,出口退(免)税1.8亿元,发放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919.5万元,减缴缓缴社保费4400元,降低工业用电成本5000万元。引导淘汰落后产能,分类帮扶困难企业,全年盘活工业用地449亩,盘活企业16家。全县3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35.6亿元、增加值150.4亿元,同比增长12.4%10.1%突出项目谋划,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1.6亿元,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1个、资本金10.2亿元。强化重大项目调度,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,有序推进5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,政银担担保余额6.9亿元,税融通担保余额3.9亿元。支持企业上市,英派瑞塑料申报IPO,永裕汽车、德孚转向等4家企业挂牌“新三板”,野树林等9家企业挂牌“四板”。深化“双联系、入百企”加快企业调转促帮扶工作,县政务服务中心、企业发展服务中心、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,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营。通过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、“春风行动”等服务重点企业招工4000人。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五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,组团参加珠海航展、上海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等知名展会,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、外资2.3亿美元,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5个。完成外贸进出口3.4亿美元。


(二)扎实推动转型升级。坚持培大扶强,德力西电气、飞科电器等17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,新芜经济开发区获批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。培育通用航空产业,中电科钻石飞机项目一期建成,钻石航空发动机项目加快建设,首架安徽造飞机下线,航瑞动力公司研发6款航空活塞发动机。组建安徽省通航协会。芜湖宣城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,试验段开工建设。航空产业园获批为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,入选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,新增2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,67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工业转型升级投资导向计划。中铁物流项目、中仓网、飞豹物流港三大板块相继启动,海元智能网仓系统投入使用,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天远费舍尔跨境电商产业园分别获批为省级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县域电商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。永辉超市投入运营,大润发、太平洋百货等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。西河古镇、珩琅山旅游度假区、六郎水上慢城等项目扎实推进,陶辛水韵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。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、家庭农场285家,新评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;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、绿色食品9个,获批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。杨良金被授予“全国十佳农民”称号。


(三)统筹推进城乡建设。编制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,适度提高购房补贴标准、扩大补贴范围,全年销售住宅商品房4540套、48.6万平方米。县城防洪保安及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稳妥结束,征收房屋1672套。迎宾大道等道路景观及绿化得到提升,环城南路、世纪大道等区域完成立面改造,太平路、津巷等背街后巷实施综合整治,主城区渠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。新芜大道、水阳江路、西河大桥建成通车,湾西路(红西段)改造工程开工建设。131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、100公里乡村道路安保工程基本完成。新增15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,新建40个城乡公交候车亭和100套电子公交站牌,获批为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。六郎、红杨、花桥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完成“两治理一加强”,湾苏大、六郎王屋、陶辛上水、红杨西河、花桥吴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施工,获批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。成功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汛情,全县重点圩堤无一溃破,县城安全度汛,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,涌现出王能珍等一批先进典型。扎实推进水毁工程修复,持续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。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,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。全面开展“三水共治”,统筹划定重要水体生态保护蓝线、绿线、红线,实施东湖区域截污工程。秸秆禁烧保持“零火点”。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。


(四)充分激发双创活力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实施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,2人获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,2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认定。1家企业入选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。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、4家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3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74件,较上年增加103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。推进质量品牌升级,14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,11家企业申报安徽名牌产品。实施“凤还巢”工程,打造青年创客团等众创空间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.8亿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,推进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,194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项目实行“双告知”制度,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,新注册企业1384户、个体工商户3695户,同比增长69.8%17.1%。“营改增”全面扩围,实现平稳过渡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,实行社会化招标采购代理。推动综合监管、分类执法改革试点,实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,全年完成不动产登记1.79万件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完成。湾镇阳光社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。六郎镇北陶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有序推进。


(五)切实加强社会建设。投入6.5亿元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完善基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及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,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76/月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592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7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%。教育强县建设稳步推进,特色学校和名师工程建设初见成果。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组建,县二中高中部和县一中实施联合办学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为全省首个转设成功的民办本科高校。芜湖医药卫生学校一期建成。芜湖技师学院、京师实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。推行县镇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,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监管,弋矶山医院与县医院开展合作共建,村医签约服务稳步推开。二孩政策全面实施,生育水平保持稳定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、六郎自行车环圩挑战赛,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,县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。完成养老设施布局规划,芜湖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投入运营,红杨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即将完工。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正式启用。村(社区)便民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。健全治安防控和处置机制,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投入运行,社会治安和信访形势保持稳定,平安芜湖县和法治芜湖县建设成效明显。全面启动“七五”普法工作。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457件。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,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对台、工商联、共青团、妇女儿童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、双拥、预备役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
2016年,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和“讲看齐、见行动”学习讨论,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。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。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,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执法制度。强化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,规范重大招商及投资项目评估决策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、市转变工作作风各项规定,推行“亲切服务”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。稳步实施公车改革,全县公务用车减少至174辆。推进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。调整部分村居规模,整合后全县共有78个村、16个社区。村居干部待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。深入开展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,加大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。


各位委员!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。五年来,我们团结拼搏,扎实苦干,成功经受了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,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严重冲击,开启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

这五年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.1%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.7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5%;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,是上一个五年的2.1倍;三次产业比重由11.6:69.3:19.1调整为9.0:59.5:31.5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经济发展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
这五年,城乡面貌不断改善。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.8平方公里、人口增加到15.5万。城东产业新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城区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累计建成安置房1.5万套、保障性住房1.15万套,县城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,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70万立方米,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。芜湖南路铁路下穿、南湖路上跨立交等先后竣工,G329芜湖县北段、杨黄路、湾红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改扩建,芜雁高速、铜南宣高速、青弋江分洪道、汤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。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。


这五年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。五年累计投入34.5亿元实施民生工程,建成以城镇职工“五险”、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困难家庭临时救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南湖中学、实验学校城东校区、图书馆新馆、规划展示馆、文化馆、公共卫生综合楼、县医院病房综合楼等建成投入使用,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搬迁。开展了六五普法、第三次经济普查。圆满完成第八、第九届村委会和第七、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。社会管理信息化实现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全覆盖。各类安全事故起数逐年下降。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高。


这五年,政府建设取得实效。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办理人大议案6件、人大建议469件、政协提案582件,回复网民咨询和县长信箱留言2.4万条。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,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等议事程序,全面推行县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,行政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完善,行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严格执行省、市、县委各项纪律要求,持之以恒纠正四风。法治政府、服务政府、廉洁政府建设得到持续加强。


五年来,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,芜湖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、园林县城、卫生县城、科技进步先进县、文化先进县、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平安农机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,2015年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,2016年跃居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。


五年的生动实践,谱写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,印证了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,得益于县人大、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,记载着全县人民的团结奋进和创新拼搏,凝聚着社会各界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所有参与、支持、关心芜湖县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
各位委员!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,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,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挑战,政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: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,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,现代农业品牌不响,稳增长压力较大;城区人口规模小,城镇化率偏低,农民市民化后劲不足;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,教育、医疗发展还不均衡,部分群众生活困难;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,新常态下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不多,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有效化解,少数干部责任担当不够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我们将务实担当、持续发力,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扎实有效地加以解决,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。


二、聚焦聚力,坚定不移推进“四区”建设取得新突破


今后五年是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勇立全省第一方阵的攻坚时期。我们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,紧密结合县情,紧扣四区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经济、城市两个升级版。


今后五年,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,自觉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拉高标杆向东看,励精图治往东比,更加注重项目带动、转型升级,更加注重创新驱动、提质增效,更加注重城乡联动、保障民生,更加注重改革推动、激发活力,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、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、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、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,积极争做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县域排头兵。


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,财政收入达60亿元;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域十强,人均主要指标位居前三位。


今后五年,我们要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:


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、向产业集聚,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、工程中心、孵化基地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坚持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强化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,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,实现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竞相迸发。壮大主导产业,培育新兴产业,形成小微企业铺天盖地、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。


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。深入实施十大工程,加快产业向中高端集聚,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产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。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通用航空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光电信息等6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,着力培育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。新芜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超千亿元,争创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

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。推动撤县改区工作。加快城市化进程,做大做强县城,做特做精集镇,经营管理好美丽乡村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社会事业、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与芜湖主城区等高对接。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,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,提升城市精致化管理水平,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城、滨水园林生态区


共享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坚持在公共服务、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障、收入分配上进一步体现均衡化,实现就业更为充分,民生保障更为完善,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,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,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,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有获得感。


各位委员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攻坚之年,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,构建县域发展的美好前景,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9.5%以上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以上;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。


围绕上述目标,2017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:


(一)突出稳中求进,增强发展后劲


狠抓项目建设。主动对接上级政策,认真谋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,提前介入立项、规划、环评等前期工作,增加项目储备。围绕“十大工程”,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,投资领域高端化,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优化招标采购管理服务,探索和推进PPP、产业基金、股权融资、专项建设基金等投融资模式,保障项目建设要素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健全项目推进督查长效机制,加强项目调度,继续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、开工率和投产率,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超上年度。


实施重点领域改革。统筹推进预算管理、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非税征管改革,加强或有债务监控和处置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放宽市场主体准入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探索“多证合一”。加快新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,优化公共服务配套,深化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,打造生态型、创新型、开放型园区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综合改革,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仲裁委员会。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。加快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。完善社会诚信体系。


坚持招商选资。充分发挥六大产业招商中心作用,培育专业招商队伍,深化专业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,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、关联度大、附加值高、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,力争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,5亿—10亿元项目10个,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。积极开展境外招商,力争新引进外商投资大项目5个。鼓励引导县籍在外人士返乡投资创业,激发经济内生动力。


(二)突出创新驱动,壮大实体经济


完善创新体系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。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,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,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,支持航瑞动力申报院士工作站,打造一批全省领先的新型研发平台。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服务能力,发挥新翔科技孵化器、新芜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,培育钻石飞机技术研究院、新芜高精密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。保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,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重创造、重保护和重运用并举。着力引进领军人才、企业家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。建立转化激励机制,释放创新活力,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。


提升产业层次。深入研究政策,广泛集聚资源和力量,精心打造“3+3”产业集群。全力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国家示范区和省产业试验基地建设,积极引进无人机、旋翼机、机体部件等产业链和临空经济项目,推动钻石飞机、航瑞发动机、钻石发动机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,加快中科教练机项目和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建设,实现卓尔航空螺旋桨项目建成投产完善空港物流园规划,启动前期建设和项目招商,推进圆通航空货运枢纽基地建设。围绕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,把握信息化、“互联网+”发展趋势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、智能制造步伐。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,突破部件总成、系统总成、新能源汽车配件、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鼓励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提升,现有企业投资新项目、新设备、新产品享受招商引资同等政策支持。帮扶困难企业加强管理、引进人才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本运作、嫁接重组等方式焕发生机。规范企业运行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,力争实现主板上市1家、上市辅导2家、“新三板”挂牌4家、“四板”挂牌10家。举办安徽省第六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。


发展现代服务业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提升,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、大品牌。扶持中铁物流、万达物流、费舍尔跨境电商物流项目做大做强,加速产业集聚。发布中国(芜湖)托盘指数。加快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新芜文化创意孵化器、顶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,壮大产业规模。引进精品商业中心、文娱休闲、金融服务等项目,优化主城区商业功能,完善城东产业新城商业配套。积极培育发展养老养生产业,推进太阳城养老项目建设。整合旅游资源,完善功能设施,打造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、休闲旅游、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。巩固提升陶辛水韵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平,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。


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优质粮油、特色水产、精细果蔬、高档苗木产业,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水平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、县级龙头企业15家,发展专业合作社10家、家庭农场80家以上。继续发挥融资风险基金以及财政担保资金作用,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打造沿芜屯路、湾石路、湾西路、杨黄路和环开发区五条特色农业产业带,推动六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,促进各镇农业示范园错位发展,加快建设集绿色有机、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新认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。


(三)突出城乡统筹,加快城市化进程


完善城市功能。持续开展文明城、园林城、生态城、卫生城巩固提升工作。立足现代化城区建设标准,推进多规合一。完善房地产去库存、农民进城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,吸引镇村农民进城购房,提升县城人口集聚度。推进城东产业新城建设。启动老城区、城东城郊结合部等区域棚户区改造,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。健全项目化征拆机制,推进阳光征拆、依法征拆。实施市政道路扩建、背街后巷改造,开展铁路小区、虹安花园、蟠龙小区等老旧小区整治。完成新芜经济开发区和航空产业园道路命名工作。拓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,探索智慧城市建设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步伐,全面完成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和34个中心村整治工作,建成一批产业鲜明、设施完善、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。


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畅通主干交通网络,加快改造G329县城段、南段和湾西路(红西段),开工建设S354青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;协调推进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商合杭高铁(芜湖县段)项目,启动高铁湾南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;加速芜宣机场工程进度,实现三元通用机场通航运营。全面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,高标准实施赵家河、黄池河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治理项目,持续加大“八小”水利和河湖连通工程建设,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。进一步完善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基础设施。


改善生态环境。出台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,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,加强大气污染防治。加快城关防洪墙段、东湖公园等区域地下管廊建设。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、村庄沟塘综合整治,实现“河长制”全覆盖,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。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,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。稳步推进青弋江城关段滨水景观带建设,保护和规划建设南湖水系。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,实施城市重点地块绿化改造提升和环城绿道工程,织密绿色生态廊道网络,构建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。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。


(四)突出民生改善,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


强化民生保障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。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持续扩大范围,稳步提高标准,加强动态管理。强化以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,发展以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,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托底保障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退伍转业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,引导城乡居民在开发区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。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。


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大办教育、办大教育,做大城区教育规模,优化农村教育布局,完成六郎中学、南湖学校分校等项目建设。扶持民办教育,推动京师职业学校、中华艺术学校加快发展,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扩大办学规模。依托芜湖技师学院加速筹建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。注重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,着力推进县中医院合作发展项目和芜湖泰康医院项目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,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,方便群众就近医疗,提高县内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。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开展“送戏进万村”等文化惠民活动,免费开放文化场馆,建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继续办好半程马拉松等赛事,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。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,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。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。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。


维护公共安全。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、信息化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新建、改建治安监控点1200个,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开展轻微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试点工作。建成公安战训基地。加强民间融资监管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坚持依法维稳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落实七五普法规划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扩大法律援助范围。强化市场监管,维护物价稳定,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。完善应急平台建设,提升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加快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,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


同时,继续扎实做好国防教育、民兵预备役、档案、红十字、防灾减灾、对口支援等工作,切实维护妇女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。


三、不忘初心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
站在新起点,面对新期待,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,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,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,争当“四个看齐”“四个自觉”模范,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


坚持依法行政。严守法律法规,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,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,认真办理人大议案、建议和政协提案。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,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。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,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。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建立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,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

强化担当务实。坚持以实为本、干字当头,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把精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,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,努力在狠抓落实上体现政府作风。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,强化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,建立健全问责制度,严肃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现象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,坚持从自身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带头坚守正道、弘扬正气,切实改进文风、会风,加大“四风”整治和曝光力度。严格督查考核,确保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


深化为民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双联系”“亲切服务”工作,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多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进一步简化、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水平。深化互联网+政务服务,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六统一网上运行,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努力为基层、为群众、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服务。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,建立健全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机制,切实解决政务服务态度和效率方面的突出问题。


坚守廉洁自律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全面贯彻“两准则三条例”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。推进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扩面提质,全面向县直机关事业单位、二级机构和基层站所延伸拓展。严肃财经纪律,推进审计监督,强化财政支出、工程建设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。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,织牢织密制度笼子,确保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

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惟担当。让我们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紧紧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撸起袖子加油干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
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



1.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,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
2. 政银担:指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,包括政府、银行、担保机构三方合作,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。


3. 税融通:指在抵押、质押、保证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,结合小企业的税收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敞口。


4. 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。


5. “两治理一加强”:指治脏、治乱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


6. 115”产业创新团队:指依托省优势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研发项目设立,一般由1名“创新团队带头人”和5名“带头人助理”组成。


7. “专精特新”:指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,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之路。


8. “放管服”:指简政放权,降低准入门槛;公正监管,促进公平竞争;高效服务,营造便利环境。


9. 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: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,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,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。


10. “双告知”:指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,工商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和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,双向告知对方权利、程序和义务、承诺。


11. 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: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,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。


12. “三变”:指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


13. “十大工程”:指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、工业转型振兴工程、“四城同创”推进城市化工程、“三水”共治保护水生态工程、城区青弋江沿岸防洪及旧城改造工程、通航产业发展及芜宣机场建设工程、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、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工程、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、开放合作工程。


14. PPP: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
15. “八小”水利:指小水库、小泵站、小水闸、中小灌区、塘坝、河沟、机电井、末级渠系等八类小型水利工程。


16. “四个看齐”:指在立场态度上向中央看齐,在责任担当上向中央看齐,在方法措施上向中央看齐,在示范带动上向中央看齐。


17. “四个自觉”模范:指自觉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模范,自觉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模范,自觉扛起责任善于管理的模范,自觉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模范。


18. “两准则三条例”:指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。





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



——2017225日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



县长  韦秀芳





各位委员:

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

一、砥砺奋进,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



2016年,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.5亿元,增长9.6%;财政收入38.5亿元,增长10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.6亿元,增长12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1亿元,增长10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5元,增长8.1%。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。



一年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

(一)全力促进经济增长。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见,减轻企业负担2.2亿元,出口退(免)税1.8亿元,发放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919.5万元,减缴缓缴社保费4400元,降低工业用电成本5000万元。引导淘汰落后产能,分类帮扶困难企业,全年盘活工业用地449亩,盘活企业16家。全县3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35.6亿元、增加值150.4亿元,同比增长12.4%10.1%突出项目谋划,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1.6亿元,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1个、资本金10.2亿元。强化重大项目调度,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,有序推进5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,政银担担保余额6.9亿元,税融通担保余额3.9亿元。支持企业上市,英派瑞塑料申报IPO,永裕汽车、德孚转向等4家企业挂牌“新三板”,野树林等9家企业挂牌“四板”。深化“双联系、入百企”加快企业调转促帮扶工作,县政务服务中心、企业发展服务中心、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,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营。通过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、“春风行动”等服务重点企业招工4000人。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五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,组团参加珠海航展、上海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等知名展会,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、外资2.3亿美元,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5个。完成外贸进出口3.4亿美元。



(二)扎实推动转型升级。坚持培大扶强,德力西电气、飞科电器等17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,新芜经济开发区获批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。培育通用航空产业,中电科钻石飞机项目一期建成,钻石航空发动机项目加快建设,首架安徽造飞机下线,航瑞动力公司研发6款航空活塞发动机。组建安徽省通航协会。芜湖宣城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,试验段开工建设。航空产业园获批为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,入选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,新增2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,67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工业转型升级投资导向计划。中铁物流项目、中仓网、飞豹物流港三大板块相继启动,海元智能网仓系统投入使用,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天远费舍尔跨境电商产业园分别获批为省级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县域电商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。永辉超市投入运营,大润发、太平洋百货等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。西河古镇、珩琅山旅游度假区、六郎水上慢城等项目扎实推进,陶辛水韵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。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、家庭农场285家,新评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;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、绿色食品9个,获批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。杨良金被授予“全国十佳农民”称号。



(三)统筹推进城乡建设。编制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,适度提高购房补贴标准、扩大补贴范围,全年销售住宅商品房4540套、48.6万平方米。县城防洪保安及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稳妥结束,征收房屋1672套。迎宾大道等道路景观及绿化得到提升,环城南路、世纪大道等区域完成立面改造,太平路、津巷等背街后巷实施综合整治,主城区渠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。新芜大道、水阳江路、西河大桥建成通车,湾西路(红西段)改造工程开工建设。131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、100公里乡村道路安保工程基本完成。新增15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,新建40个城乡公交候车亭和100套电子公交站牌,获批为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。六郎、红杨、花桥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完成“两治理一加强”,湾苏大、六郎王屋、陶辛上水、红杨西河、花桥吴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施工,获批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。成功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汛情,全县重点圩堤无一溃破,县城安全度汛,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,涌现出王能珍等一批先进典型。扎实推进水毁工程修复,持续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。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,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。全面开展“三水共治”,统筹划定重要水体生态保护蓝线、绿线、红线,实施东湖区域截污工程。秸秆禁烧保持“零火点”。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。



(四)充分激发双创活力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实施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,2人获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,2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认定。1家企业入选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。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、4家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3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74件,较上年增加103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。推进质量品牌升级,14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,11家企业申报安徽名牌产品。实施“凤还巢”工程,打造青年创客团等众创空间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.8亿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,推进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,194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项目实行“双告知”制度,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,新注册企业1384户、个体工商户3695户,同比增长69.8%17.1%。“营改增”全面扩围,实现平稳过渡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,实行社会化招标采购代理。推动综合监管、分类执法改革试点,实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,全年完成不动产登记1.79万件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完成。湾镇阳光社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。六郎镇北陶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有序推进。



(五)切实加强社会建设。投入6.5亿元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完善基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及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,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76/月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592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7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%。教育强县建设稳步推进,特色学校和名师工程建设初见成果。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组建,县二中高中部和县一中实施联合办学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为全省首个转设成功的民办本科高校。芜湖医药卫生学校一期建成。芜湖技师学院、京师实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。推行县镇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,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监管,弋矶山医院与县医院开展合作共建,村医签约服务稳步推开。二孩政策全面实施,生育水平保持稳定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、六郎自行车环圩挑战赛,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,县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。完成养老设施布局规划,芜湖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投入运营,红杨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即将完工。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正式启用。村(社区)便民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。健全治安防控和处置机制,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投入运行,社会治安和信访形势保持稳定,平安芜湖县和法治芜湖县建设成效明显。全面启动“七五”普法工作。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457件。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,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对台、工商联、共青团、妇女儿童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、双拥、预备役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

2016年,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和“讲看齐、见行动”学习讨论,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。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。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,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执法制度。强化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,规范重大招商及投资项目评估决策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、市转变工作作风各项规定,推行“亲切服务”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。稳步实施公车改革,全县公务用车减少至174辆。推进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。调整部分村居规模,整合后全县共有78个村、16个社区。村居干部待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。深入开展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,加大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。



各位委员!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。五年来,我们团结拼搏,扎实苦干,成功经受了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,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严重冲击,开启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


这五年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.1%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.7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5%;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,是上一个五年的2.1倍;三次产业比重由11.6:69.3:19.1调整为9.0:59.5:31.5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经济发展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

这五年,城乡面貌不断改善。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.8平方公里、人口增加到15.5万。城东产业新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城区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累计建成安置房1.5万套、保障性住房1.15万套,县城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,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70万立方米,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。芜湖南路铁路下穿、南湖路上跨立交等先后竣工,G329芜湖县北段、杨黄路、湾红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改扩建,芜雁高速、铜南宣高速、青弋江分洪道、汤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。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。



这五年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。五年累计投入34.5亿元实施民生工程,建成以城镇职工“五险”、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困难家庭临时救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南湖中学、实验学校城东校区、图书馆新馆、规划展示馆、文化馆、公共卫生综合楼、县医院病房综合楼等建成投入使用,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搬迁。开展了六五普法、第三次经济普查。圆满完成第八、第九届村委会和第七、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。社会管理信息化实现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全覆盖。各类安全事故起数逐年下降。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高。



这五年,政府建设取得实效。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办理人大议案6件、人大建议469件、政协提案582件,回复网民咨询和县长信箱留言2.4万条。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,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等议事程序,全面推行县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,行政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完善,行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严格执行省、市、县委各项纪律要求,持之以恒纠正四风。法治政府、服务政府、廉洁政府建设得到持续加强。



五年来,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,芜湖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、园林县城、卫生县城、科技进步先进县、文化先进县、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平安农机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,2015年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,2016年跃居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。



五年的生动实践,谱写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,印证了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,得益于县人大、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,记载着全县人民的团结奋进和创新拼搏,凝聚着社会各界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所有参与、支持、关心芜湖县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

各位委员!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,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,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挑战,政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: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,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,现代农业品牌不响,稳增长压力较大;城区人口规模小,城镇化率偏低,农民市民化后劲不足;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,教育、医疗发展还不均衡,部分群众生活困难;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,新常态下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不多,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有效化解,少数干部责任担当不够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我们将务实担当、持续发力,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扎实有效地加以解决,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。



二、聚焦聚力,坚定不移推进“四区”建设取得新突破



今后五年是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勇立全省第一方阵的攻坚时期。我们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,紧密结合县情,紧扣四区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经济、城市两个升级版。



今后五年,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,自觉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拉高标杆向东看,励精图治往东比,更加注重项目带动、转型升级,更加注重创新驱动、提质增效,更加注重城乡联动、保障民生,更加注重改革推动、激发活力,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、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、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、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,积极争做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县域排头兵。



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,财政收入达60亿元;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域十强,人均主要指标位居前三位。



今后五年,我们要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:



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、向产业集聚,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、工程中心、孵化基地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坚持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强化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,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,实现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竞相迸发。壮大主导产业,培育新兴产业,形成小微企业铺天盖地、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。



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。深入实施十大工程,加快产业向中高端集聚,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产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。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通用航空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光电信息等6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,着力培育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。新芜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超千亿元,争创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


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。推动撤县改区工作。加快城市化进程,做大做强县城,做特做精集镇,经营管理好美丽乡村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社会事业、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与芜湖主城区等高对接。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,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,提升城市精致化管理水平,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城、滨水园林生态区



共享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坚持在公共服务、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障、收入分配上进一步体现均衡化,实现就业更为充分,民生保障更为完善,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,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,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,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有获得感。



各位委员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攻坚之年,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,构建县域发展的美好前景,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9.5%以上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以上;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。



围绕上述目标,2017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:



(一)突出稳中求进,增强发展后劲



狠抓项目建设。主动对接上级政策,认真谋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,提前介入立项、规划、环评等前期工作,增加项目储备。围绕“十大工程”,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,投资领域高端化,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优化招标采购管理服务,探索和推进PPP、产业基金、股权融资、专项建设基金等投融资模式,保障项目建设要素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健全项目推进督查长效机制,加强项目调度,继续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、开工率和投产率,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超上年度。



实施重点领域改革。统筹推进预算管理、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非税征管改革,加强或有债务监控和处置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放宽市场主体准入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探索“多证合一”。加快新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,优化公共服务配套,深化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,打造生态型、创新型、开放型园区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综合改革,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仲裁委员会。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。加快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。完善社会诚信体系。



坚持招商选资。充分发挥六大产业招商中心作用,培育专业招商队伍,深化专业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,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、关联度大、附加值高、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,力争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,5亿—10亿元项目10个,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。积极开展境外招商,力争新引进外商投资大项目5个。鼓励引导县籍在外人士返乡投资创业,激发经济内生动力。



(二)突出创新驱动,壮大实体经济



完善创新体系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。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,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,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,支持航瑞动力申报院士工作站,打造一批全省领先的新型研发平台。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服务能力,发挥新翔科技孵化器、新芜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,培育钻石飞机技术研究院、新芜高精密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。保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,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重创造、重保护和重运用并举。着力引进领军人才、企业家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。建立转化激励机制,释放创新活力,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。



提升产业层次。深入研究政策,广泛集聚资源和力量,精心打造“3+3”产业集群。全力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国家示范区和省产业试验基地建设,积极引进无人机、旋翼机、机体部件等产业链和临空经济项目,推动钻石飞机、航瑞发动机、钻石发动机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,加快中科教练机项目和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建设,实现卓尔航空螺旋桨项目建成投产完善空港物流园规划,启动前期建设和项目招商,推进圆通航空货运枢纽基地建设。围绕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,把握信息化、“互联网+”发展趋势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、智能制造步伐。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,突破部件总成、系统总成、新能源汽车配件、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鼓励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提升,现有企业投资新项目、新设备、新产品享受招商引资同等政策支持。帮扶困难企业加强管理、引进人才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本运作、嫁接重组等方式焕发生机。规范企业运行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,力争实现主板上市1家、上市辅导2家、“新三板”挂牌4家、“四板”挂牌10家。举办安徽省第六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。



发展现代服务业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提升,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、大品牌。扶持中铁物流、万达物流、费舍尔跨境电商物流项目做大做强,加速产业集聚。发布中国(芜湖)托盘指数。加快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新芜文化创意孵化器、顶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,壮大产业规模。引进精品商业中心、文娱休闲、金融服务等项目,优化主城区商业功能,完善城东产业新城商业配套。积极培育发展养老养生产业,推进太阳城养老项目建设。整合旅游资源,完善功能设施,打造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、休闲旅游、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。巩固提升陶辛水韵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平,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。



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优质粮油、特色水产、精细果蔬、高档苗木产业,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水平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、县级龙头企业15家,发展专业合作社10家、家庭农场80家以上。继续发挥融资风险基金以及财政担保资金作用,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打造沿芜屯路、湾石路、湾西路、杨黄路和环开发区五条特色农业产业带,推动六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,促进各镇农业示范园错位发展,加快建设集绿色有机、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新认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。



(三)突出城乡统筹,加快城市化进程



完善城市功能。持续开展文明城、园林城、生态城、卫生城巩固提升工作。立足现代化城区建设标准,推进多规合一。完善房地产去库存、农民进城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,吸引镇村农民进城购房,提升县城人口集聚度。推进城东产业新城建设。启动老城区、城东城郊结合部等区域棚户区改造,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。健全项目化征拆机制,推进阳光征拆、依法征拆。实施市政道路扩建、背街后巷改造,开展铁路小区、虹安花园、蟠龙小区等老旧小区整治。完成新芜经济开发区和航空产业园道路命名工作。拓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,探索智慧城市建设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步伐,全面完成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和34个中心村整治工作,建成一批产业鲜明、设施完善、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。



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畅通主干交通网络,加快改造G329县城段、南段和湾西路(红西段),开工建设S354青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;协调推进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商合杭高铁(芜湖县段)项目,启动高铁湾南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;加速芜宣机场工程进度,实现三元通用机场通航运营。全面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,高标准实施赵家河、黄池河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治理项目,持续加大“八小”水利和河湖连通工程建设,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。进一步完善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基础设施。



改善生态环境。出台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,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,加强大气污染防治。加快城关防洪墙段、东湖公园等区域地下管廊建设。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、村庄沟塘综合整治,实现“河长制”全覆盖,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。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,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。稳步推进青弋江城关段滨水景观带建设,保护和规划建设南湖水系。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,实施城市重点地块绿化改造提升和环城绿道工程,织密绿色生态廊道网络,构建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。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。



(四)突出民生改善,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



强化民生保障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。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持续扩大范围,稳步提高标准,加强动态管理。强化以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,发展以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,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托底保障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退伍转业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,引导城乡居民在开发区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。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。



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大办教育、办大教育,做大城区教育规模,优化农村教育布局,完成六郎中学、南湖学校分校等项目建设。扶持民办教育,推动京师职业学校、中华艺术学校加快发展,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扩大办学规模。依托芜湖技师学院加速筹建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。注重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,着力推进县中医院合作发展项目和芜湖泰康医院项目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,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,方便群众就近医疗,提高县内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。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开展“送戏进万村”等文化惠民活动,免费开放文化场馆,建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继续办好半程马拉松等赛事,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。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,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。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。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。



维护公共安全。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、信息化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新建、改建治安监控点1200个,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开展轻微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试点工作。建成公安战训基地。加强民间融资监管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坚持依法维稳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落实七五普法规划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扩大法律援助范围。强化市场监管,维护物价稳定,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。完善应急平台建设,提升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加快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,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



同时,继续扎实做好国防教育、民兵预备役、档案、红十字、防灾减灾、对口支援等工作,切实维护妇女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。



三、不忘初心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

站在新起点,面对新期待,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,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,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,争当“四个看齐”“四个自觉”模范,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



坚持依法行政。严守法律法规,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,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,认真办理人大议案、建议和政协提案。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,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。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,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。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建立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,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


强化担当务实。坚持以实为本、干字当头,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把精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,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,努力在狠抓落实上体现政府作风。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,强化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,建立健全问责制度,严肃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现象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,坚持从自身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带头坚守正道、弘扬正气,切实改进文风、会风,加大“四风”整治和曝光力度。严格督查考核,确保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



深化为民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双联系”“亲切服务”工作,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多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进一步简化、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水平。深化互联网+政务服务,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六统一网上运行,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努力为基层、为群众、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服务。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,建立健全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机制,切实解决政务服务态度和效率方面的突出问题。



坚守廉洁自律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全面贯彻“两准则三条例”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。推进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扩面提质,全面向县直机关事业单位、二级机构和基层站所延伸拓展。严肃财经纪律,推进审计监督,强化财政支出、工程建设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。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,织牢织密制度笼子,确保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


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惟担当。让我们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紧紧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撸起袖子加油干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









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





1.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,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

2. 政银担:指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,包括政府、银行、担保机构三方合作,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。



3. 税融通:指在抵押、质押、保证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,结合小企业的税收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敞口。



4. 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。



5. “两治理一加强”:指治脏、治乱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



6. 115”产业创新团队:指依托省优势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研发项目设立,一般由1名“创新团队带头人”和5名“带头人助理”组成。



7. “专精特新”:指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,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之路。



8. “放管服”:指简政放权,降低准入门槛;公正监管,促进公平竞争;高效服务,营造便利环境。



9. 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: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,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,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。



10. “双告知”:指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,工商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和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,双向告知对方权利、程序和义务、承诺。



11. 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: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,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。



12. “三变”:指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



13. “十大工程”:指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、工业转型振兴工程、“四城同创”推进城市化工程、“三水”共治保护水生态工程、城区青弋江沿岸防洪及旧城改造工程、通航产业发展及芜宣机场建设工程、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、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工程、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、开放合作工程。



14. PPP: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

15. “八小”水利:指小水库、小泵站、小水闸、中小灌区、塘坝、河沟、机电井、末级渠系等八类小型水利工程。



16. “四个看齐”:指在立场态度上向中央看齐,在责任担当上向中央看齐,在方法措施上向中央看齐,在示范带动上向中央看齐。



17. “四个自觉”模范:指自觉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模范,自觉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模范,自觉扛起责任善于管理的模范,自觉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模范。



18. “两准则三条例”:指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。









政府工作报告


——2017225日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


县长  韦秀芳



各位委员:
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
一、砥砺奋进,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


2016年,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.5亿元,增长9.6%;财政收入38.5亿元,增长10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.6亿元,增长12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1亿元,增长10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5元,增长8.1%。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。


一年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
(一)全力促进经济增长。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见,减轻企业负担2.2亿元,出口退(免)税1.8亿元,发放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919.5万元,减缴缓缴社保费4400元,降低工业用电成本5000万元。引导淘汰落后产能,分类帮扶困难企业,全年盘活工业用地449亩,盘活企业16家。全县3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35.6亿元、增加值150.4亿元,同比增长12.4%10.1%突出项目谋划,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1.6亿元,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1个、资本金10.2亿元。强化重大项目调度,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,有序推进5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,政银担担保余额6.9亿元,税融通担保余额3.9亿元。支持企业上市,英派瑞塑料申报IPO,永裕汽车、德孚转向等4家企业挂牌“新三板”,野树林等9家企业挂牌“四板”。深化“双联系、入百企”加快企业调转促帮扶工作,县政务服务中心、企业发展服务中心、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,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营。通过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、“春风行动”等服务重点企业招工4000人。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五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,组团参加珠海航展、上海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等知名展会,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、外资2.3亿美元,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5个。完成外贸进出口3.4亿美元。


(二)扎实推动转型升级。坚持培大扶强,德力西电气、飞科电器等17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,新芜经济开发区获批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。培育通用航空产业,中电科钻石飞机项目一期建成,钻石航空发动机项目加快建设,首架安徽造飞机下线,航瑞动力公司研发6款航空活塞发动机。组建安徽省通航协会。芜湖宣城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,试验段开工建设。航空产业园获批为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,入选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,新增2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,67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工业转型升级投资导向计划。中铁物流项目、中仓网、飞豹物流港三大板块相继启动,海元智能网仓系统投入使用,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天远费舍尔跨境电商产业园分别获批为省级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县域电商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。永辉超市投入运营,大润发、太平洋百货等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。西河古镇、珩琅山旅游度假区、六郎水上慢城等项目扎实推进,陶辛水韵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。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、家庭农场285家,新评定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;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、绿色食品9个,获批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。杨良金被授予“全国十佳农民”称号。


(三)统筹推进城乡建设。编制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,适度提高购房补贴标准、扩大补贴范围,全年销售住宅商品房4540套、48.6万平方米。县城防洪保安及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稳妥结束,征收房屋1672套。迎宾大道等道路景观及绿化得到提升,环城南路、世纪大道等区域完成立面改造,太平路、津巷等背街后巷实施综合整治,主城区渠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。新芜大道、水阳江路、西河大桥建成通车,湾西路(红西段)改造工程开工建设。131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、100公里乡村道路安保工程基本完成。新增15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,新建40个城乡公交候车亭和100套电子公交站牌,获批为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。六郎、红杨、花桥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完成“两治理一加强”,湾苏大、六郎王屋、陶辛上水、红杨西河、花桥吴村等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施工,获批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。成功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汛情,全县重点圩堤无一溃破,县城安全度汛,取得防汛抗洪全面胜利,涌现出王能珍等一批先进典型。扎实推进水毁工程修复,持续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。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,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。全面开展“三水共治”,统筹划定重要水体生态保护蓝线、绿线、红线,实施东湖区域截污工程。秸秆禁烧保持“零火点”。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。


(四)充分激发双创活力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实施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,2人获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,2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认定。1家企业入选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。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、4家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3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74件,较上年增加103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。推进质量品牌升级,14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,11家企业申报安徽名牌产品。实施“凤还巢”工程,打造青年创客团等众创空间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.8亿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,推进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,194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项目实行“双告知”制度,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,新注册企业1384户、个体工商户3695户,同比增长69.8%17.1%。“营改增”全面扩围,实现平稳过渡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,实行社会化招标采购代理。推动综合监管、分类执法改革试点,实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,全年完成不动产登记1.79万件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完成。湾镇阳光社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。六郎镇北陶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有序推进。


(五)切实加强社会建设。投入6.5亿元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完善基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及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,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76/月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592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7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%。教育强县建设稳步推进,特色学校和名师工程建设初见成果。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组建,县二中高中部和县一中实施联合办学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为全省首个转设成功的民办本科高校。芜湖医药卫生学校一期建成。芜湖技师学院、京师实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。推行县镇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,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监管,弋矶山医院与县医院开展合作共建,村医签约服务稳步推开。二孩政策全面实施,生育水平保持稳定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、六郎自行车环圩挑战赛,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,县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。完成养老设施布局规划,芜湖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投入运营,红杨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即将完工。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正式启用。村(社区)便民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。健全治安防控和处置机制,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投入运行,社会治安和信访形势保持稳定,平安芜湖县和法治芜湖县建设成效明显。全面启动“七五”普法工作。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457件。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,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对台、工商联、共青团、妇女儿童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、双拥、预备役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
2016年,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和“讲看齐、见行动”学习讨论,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。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。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,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执法制度。强化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,规范重大招商及投资项目评估决策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、市转变工作作风各项规定,推行“亲切服务”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。稳步实施公车改革,全县公务用车减少至174辆。推进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。调整部分村居规模,整合后全县共有78个村、16个社区。村居干部待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。深入开展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,加大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监督检查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。


各位委员!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。五年来,我们团结拼搏,扎实苦干,成功经受了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,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的严重冲击,开启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

这五年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.1%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.7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5%;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,是上一个五年的2.1倍;三次产业比重由11.6:69.3:19.1调整为9.0:59.5:31.5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经济发展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
这五年,城乡面貌不断改善。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.8平方公里、人口增加到15.5万。城东产业新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城区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累计建成安置房1.5万套、保障性住房1.15万套,县城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,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70万立方米,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。芜湖南路铁路下穿、南湖路上跨立交等先后竣工,G329芜湖县北段、杨黄路、湾红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改扩建,芜雁高速、铜南宣高速、青弋江分洪道、汤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。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。


这五年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。五年累计投入34.5亿元实施民生工程,建成以城镇职工“五险”、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困难家庭临时救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南湖中学、实验学校城东校区、图书馆新馆、规划展示馆、文化馆、公共卫生综合楼、县医院病房综合楼等建成投入使用,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搬迁。开展了六五普法、第三次经济普查。圆满完成第八、第九届村委会和第七、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。社会管理信息化实现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全覆盖。各类安全事故起数逐年下降。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高。


这五年,政府建设取得实效。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,办理人大议案6件、人大建议469件、政协提案582件,回复网民咨询和县长信箱留言2.4万条。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,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等议事程序,全面推行县级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,行政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完善,行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严格执行省、市、县委各项纪律要求,持之以恒纠正四风。法治政府、服务政府、廉洁政府建设得到持续加强。


五年来,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,芜湖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、园林县城、卫生县城、科技进步先进县、文化先进县、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平安农机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,2015年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,2016年跃居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。


五年的生动实践,谱写了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,印证了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,得益于县人大、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,记载着全县人民的团结奋进和创新拼搏,凝聚着社会各界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所有参与、支持、关心芜湖县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
各位委员!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,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,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挑战,政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: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,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,现代农业品牌不响,稳增长压力较大;城区人口规模小,城镇化率偏低,农民市民化后劲不足;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,教育、医疗发展还不均衡,部分群众生活困难;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,新常态下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不多,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有效化解,少数干部责任担当不够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我们将务实担当、持续发力,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扎实有效地加以解决,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。


二、聚焦聚力,坚定不移推进“四区”建设取得新突破


今后五年是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勇立全省第一方阵的攻坚时期。我们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,紧密结合县情,紧扣四区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经济、城市两个升级版。


今后五年,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,自觉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拉高标杆向东看,励精图治往东比,更加注重项目带动、转型升级,更加注重创新驱动、提质增效,更加注重城乡联动、保障民生,更加注重改革推动、激发活力,着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活力区、奋力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领先区、大力营建市域绿色协调发展新城区、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示范区,积极争做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县域排头兵。


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50亿元,财政收入达60亿元;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域十强,人均主要指标位居前三位。


今后五年,我们要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:


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、向产业集聚,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、工程中心、孵化基地,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坚持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强化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,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,实现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竞相迸发。壮大主导产业,培育新兴产业,形成小微企业铺天盖地、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。


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。深入实施十大工程,加快产业向中高端集聚,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产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。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通用航空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光电信息等6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,着力培育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。新芜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超千亿元,争创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

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。推动撤县改区工作。加快城市化进程,做大做强县城,做特做精集镇,经营管理好美丽乡村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社会事业、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与芜湖主城区等高对接。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,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,提升城市精致化管理水平,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城、滨水园林生态区


共享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坚持在公共服务、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障、收入分配上进一步体现均衡化,实现就业更为充分,民生保障更为完善,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,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,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,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有获得感。


各位委员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攻坚之年,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,构建县域发展的美好前景,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9.5%以上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以上;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。


围绕上述目标,2017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:


(一)突出稳中求进,增强发展后劲


狠抓项目建设。主动对接上级政策,认真谋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,提前介入立项、规划、环评等前期工作,增加项目储备。围绕“十大工程”,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,投资领域高端化,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。优化招标采购管理服务,探索和推进PPP、产业基金、股权融资、专项建设基金等投融资模式,保障项目建设要素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健全项目推进督查长效机制,加强项目调度,继续开展“项目集中开工月”活动,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、开工率和投产率,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超上年度。


实施重点领域改革。统筹推进预算管理、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非税征管改革,加强或有债务监控和处置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放宽市场主体准入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探索“多证合一”。加快新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,优化公共服务配套,深化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,打造生态型、创新型、开放型园区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综合改革,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仲裁委员会。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。加快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。完善社会诚信体系。


坚持招商选资。充分发挥六大产业招商中心作用,培育专业招商队伍,深化专业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,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、关联度大、附加值高、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,力争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,5亿—10亿元项目10个,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。积极开展境外招商,力争新引进外商投资大项目5个。鼓励引导县籍在外人士返乡投资创业,激发经济内生动力。


(二)突出创新驱动,壮大实体经济


完善创新体系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。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,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,推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,支持航瑞动力申报院士工作站,打造一批全省领先的新型研发平台。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服务能力,发挥新翔科技孵化器、新芜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,培育钻石飞机技术研究院、新芜高精密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。保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,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重创造、重保护和重运用并举。着力引进领军人才、企业家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。建立转化激励机制,释放创新活力,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。


提升产业层次。深入研究政策,广泛集聚资源和力量,精心打造“3+3”产业集群。全力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国家示范区和省产业试验基地建设,积极引进无人机、旋翼机、机体部件等产业链和临空经济项目,推动钻石飞机、航瑞发动机、钻石发动机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,加快中科教练机项目和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建设,实现卓尔航空螺旋桨项目建成投产完善空港物流园规划,启动前期建设和项目招商,推进圆通航空货运枢纽基地建设。围绕汽车零部件、电子电器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,把握信息化、“互联网+”发展趋势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、智能制造步伐。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,突破部件总成、系统总成、新能源汽车配件、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鼓励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提升,现有企业投资新项目、新设备、新产品享受招商引资同等政策支持。帮扶困难企业加强管理、引进人才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本运作、嫁接重组等方式焕发生机。规范企业运行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,力争实现主板上市1家、上市辅导2家、“新三板”挂牌4家、“四板”挂牌10家。举办安徽省第六届装备制造产品(芜湖)产需对接会。


发展现代服务业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提升,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、大品牌。扶持中铁物流、万达物流、费舍尔跨境电商物流项目做大做强,加速产业集聚。发布中国(芜湖)托盘指数。加快新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新芜文化创意孵化器、顶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,壮大产业规模。引进精品商业中心、文娱休闲、金融服务等项目,优化主城区商业功能,完善城东产业新城商业配套。积极培育发展养老养生产业,推进太阳城养老项目建设。整合旅游资源,完善功能设施,打造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、休闲旅游、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。巩固提升陶辛水韵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平,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。


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优质粮油、特色水产、精细果蔬、高档苗木产业,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水平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、县级龙头企业15家,发展专业合作社10家、家庭农场80家以上。继续发挥融资风险基金以及财政担保资金作用,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打造沿芜屯路、湾石路、湾西路、杨黄路和环开发区五条特色农业产业带,推动六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,促进各镇农业示范园错位发展,加快建设集绿色有机、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新认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。


(三)突出城乡统筹,加快城市化进程


完善城市功能。持续开展文明城、园林城、生态城、卫生城巩固提升工作。立足现代化城区建设标准,推进多规合一。完善房地产去库存、农民进城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,吸引镇村农民进城购房,提升县城人口集聚度。推进城东产业新城建设。启动老城区、城东城郊结合部等区域棚户区改造,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。健全项目化征拆机制,推进阳光征拆、依法征拆。实施市政道路扩建、背街后巷改造,开展铁路小区、虹安花园、蟠龙小区等老旧小区整治。完成新芜经济开发区和航空产业园道路命名工作。拓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,探索智慧城市建设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步伐,全面完成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和34个中心村整治工作,建成一批产业鲜明、设施完善、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。


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畅通主干交通网络,加快改造G329县城段、南段和湾西路(红西段),开工建设S354青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;协调推进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商合杭高铁(芜湖县段)项目,启动高铁湾南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;加速芜宣机场工程进度,实现三元通用机场通航运营。全面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,高标准实施赵家河、黄池河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治理项目,持续加大“八小”水利和河湖连通工程建设,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。进一步完善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基础设施。


改善生态环境。出台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,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,加强大气污染防治。加快城关防洪墙段、东湖公园等区域地下管廊建设。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、村庄沟塘综合整治,实现“河长制”全覆盖,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。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,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。稳步推进青弋江城关段滨水景观带建设,保护和规划建设南湖水系。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,实施城市重点地块绿化改造提升和环城绿道工程,织密绿色生态廊道网络,构建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。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。


(四)突出民生改善,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


强化民生保障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。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持续扩大范围,稳步提高标准,加强动态管理。强化以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,发展以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,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托底保障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退伍转业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能力,引导城乡居民在开发区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。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。


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大办教育、办大教育,做大城区教育规模,优化农村教育布局,完成六郎中学、南湖学校分校等项目建设。扶持民办教育,推动京师职业学校、中华艺术学校加快发展,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扩大办学规模。依托芜湖技师学院加速筹建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。注重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,着力推进县中医院合作发展项目和芜湖泰康医院项目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,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,方便群众就近医疗,提高县内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。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开展“送戏进万村”等文化惠民活动,免费开放文化场馆,建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继续办好半程马拉松等赛事,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。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,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。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。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。


维护公共安全。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、信息化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新建、改建治安监控点1200个,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开展轻微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试点工作。建成公安战训基地。加强民间融资监管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坚持依法维稳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。落实七五普法规划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扩大法律援助范围。强化市场监管,维护物价稳定,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。完善应急平台建设,提升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加快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,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。


同时,继续扎实做好国防教育、民兵预备役、档案、红十字、防灾减灾、对口支援等工作,切实维护妇女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。


三、不忘初心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
站在新起点,面对新期待,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,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,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,争当“四个看齐”“四个自觉”模范,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


坚持依法行政。严守法律法规,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,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,认真办理人大议案、建议和政协提案。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,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。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,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。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建立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,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

强化担当务实。坚持以实为本、干字当头,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把精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,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,努力在狠抓落实上体现政府作风。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,强化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,建立健全问责制度,严肃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现象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,坚持从自身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带头坚守正道、弘扬正气,切实改进文风、会风,加大“四风”整治和曝光力度。严格督查考核,确保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


深化为民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双联系”“亲切服务”工作,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多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进一步简化、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水平。深化互联网+政务服务,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六统一网上运行,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努力为基层、为群众、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服务。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,建立健全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机制,切实解决政务服务态度和效率方面的突出问题。


坚守廉洁自律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全面贯彻“两准则三条例”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。推进“小微权力”监督制约工作扩面提质,全面向县直机关事业单位、二级机构和基层站所延伸拓展。严肃财经纪律,推进审计监督,强化财政支出、工程建设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。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,织牢织密制度笼子,确保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

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惟担当。让我们在中共芜湖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紧紧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撸起袖子加油干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

1.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,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
2. 政银担:指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,包括政府、银行、担保机构三方合作,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。


3. 税融通:指在抵押、质押、保证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,结合小企业的税收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敞口。


4. IPO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。


5. “两治理一加强”:指治脏、治乱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


6. 115”产业创新团队:指依托省优势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研发项目设立,一般由1名“创新团队带头人”和5名“带头人助理”组成。


7. “专精特新”:指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,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之路。


8. “放管服”:指简政放权,降低准入门槛;公正监管,促进公平竞争;高效服务,营造便利环境。


9. 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: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,简化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,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。


10. “双告知”:指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,工商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和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,双向告知对方权利、程序和义务、承诺。


11. 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: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,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。


12. “三变”:指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


13. “十大工程”:指服务业发展加速工程、工业转型振兴工程、“四城同创”推进城市化工程、“三水”共治保护水生态工程、城区青弋江沿岸防洪及旧城改造工程、通航产业发展及芜宣机场建设工程、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、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工程、创业团队人才引进与创新工程、开放合作工程。


14. PPP: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
15. “八小”水利:指小水库、小泵站、小水闸、中小灌区、塘坝、河沟、机电井、末级渠系等八类小型水利工程。


16. “四个看齐”:指在立场态度上向中央看齐,在责任担当上向中央看齐,在方法措施上向中央看齐,在示范带动上向中央看齐。


17. “四个自觉”模范:指自觉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模范,自觉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模范,自觉扛起责任善于管理的模范,自觉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模范。


18. “两准则三条例”:指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