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湖、襄垣的来历
编辑日期:2007/6/7  作者:胡绍儒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 关 闭 ]

    芜湖别名鸠江(鸠兹),人们都知晓,又名于湖、襄垣,知道的人却不多。有必要说一说芜湖建县迁治后的历史沿革,以便了解于湖、襄垣的来历。
    芜湖古名“鸠兹邑”,最早见于《左传》:“楚国大夫子重率军攻占了吴国鸠兹邑”。时在春秋时期,公元前五七六年。古书说“鸠兹”是古代土著人的名称,“鸠兹邑”就是鸠兹人聚居的地方。鸠兹城有人说在今黄池乡水阳江南岸残蚀丘。又有人说在今易太区咸保圩,圩中有勾兹港(鸠兹又名勾兹),就是当年的遗址。究竟在哪里没有确论,也有可能两地先后建过县城。正式改名芜湖,始于汉武帝元封二年,即公元前一○九年。改名后城址仍在原处。直到三国东吴黄武初年,即公元二二二年,县治始迁至青弋江口,现鸡毛山一带,逐步形成以后的芜湖县城。
    据《辞海》引《资治通鉴》:“于湖,古县名。晋武帝太康二年(公元二八一年)置。故址在安徽当涂县南”。很可能是利用芜湖县迁治后遗留下来的旧城另建于湖县。《安徽建置沿革》介绍:“于湖县位于今当涂县王九”据查当涂无王九地名,只有芜湖县有王九乡,于湖县城在芜湖境内无疑。
    东晋时期中原地区出现“五胡之乱”,汉族士民纷纷南渡避难,今山西省上党地区襄垣等县的士民逃到芜湖一带定居。为了安置南逃的士民,侨立郡县,“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此。”在于湖县设置淮南郡,可见当时于湖县地位之重要。东晋义熙九年(公元四一三年),撤销芜湖县建制,改为襄垣县。襄垣之名由此而来。
    原芜湖县辖区有一部分划入于湖县。“隋唐郡县并废”。于湖、襄垣都合并于当涂县。在唐代,芜湖是当涂县属镇。直到南唐开元年间(九三七年至九四二年),才恢复芜湖县建制,于湖、襄垣就成为历史上的古县名了。
    据此,芜湖县始于公元前五七六年的春秋时代,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于湖县始于公元二八一年的西晋初年,终于隋初开皇年间(公元五八九年至五九八年),只有三百多年历史。襄垣县始于东晋义熙九年(公元四一三年),终于隋初的开皇年间,仅有一百八十年历史。于湖县在三百多年时间内,先同芜湖县并存,后同襄垣县并存,最后并入当涂县。其辖区大部分在当涂县,所以当涂县别称姑孰、姑溪,又称于湖。其辖区有一部分在芜湖县,城址又在芜湖县,所以芜湖县别称鸠江(鸠兹)、襄垣,亦称于湖。
    说古于湖县城是利用芜湖县迁治后遗留下来的旧城有什么根据呢?一、芜湖县迁治和于湖县建县的年代前后衔接,没有矛盾。二、《通鉴》上说“古于湖县城故址在安徽当涂县南”,方位正对头。三、在当涂县南没有发现有另外一处古城遗址。这样推断是否正确,有待就教于专家和考古的新发现。

 
上一篇:鸠兹为何改芜湖 | 下一篇:芜湖早期人和三次移民